师资队伍

您的位置:首页 » 师资队伍 » 专职研究员 » 正文

专职研究员

吴坚教授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image.png

基本信息

  吴坚,男,汉族,出生于1966714日,海南万宁人,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、副校长,东南亚研究中心(教育部备案编号:GQ17181)主任,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国际化研究中心主任,博士(博士后),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专家。广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国际化特聘评估专家。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副理事长,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副理事长,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理事,广东省比较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,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副理事长。日本名古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,日本中京女子大学客座教授,亚洲教育学会会员。

      务: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、副校长、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

        :教授

担任导师:博士生导师

研究领域:主要集中在国际比较教育、汉语国际教育、跨国高等教育、环保教育等领域。

通讯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510631

   话:020-85216388013902279776

   真:85211488

E—mailwuj@scnu.edu.cn


主要教学工作:

本科生课程:《教育学》

硕士研究生课程:《国际教育与教育国际化研究》、《汉语国际教育比较研究》、《外国中小学语言教育研究》、《中国文化概论》

博士研究生课程:《国别与区域教育研究》、《教育与文化研究》

 

主要学术成果

(一)主要著作

个人专著

1.吴坚.当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[M]. 人民出版社,200912.

2.吴坚.全球化下国家语言推广战略——政策、模式与中国的借鉴[M].科学出版社,20133.

3.吴坚.全球教育发展新趋势[M]. 人民出版社,201412.

其它

1.吴坚(副主编).面向港澳办学的理论与实践[M]. 人民出版社,200512.

2.吴坚(副主编).东南亚教育改革与发展[M].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010.

3.吴坚(副主编).粤港澳教师教育研究》[M]. 广东人民出版社, 20128.

4.吴坚(主编).汉语高效率国际推广研究.科学出版社,20131.

5.吴坚(主编).环保教育丛书. 科学出版社,20143.

6.吴坚(主编).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教育研究. 科学出版社,20143.

7.吴坚(主编).环境安全教育研究. 科学出版社,20165.

(二)主要学术论文

[1]吴坚赵杨.日本教育基本法的修改与其“教育宪法”地位探讨[J].高等教育研究,2008,29(12):96-101.

[2]吴坚.高校管理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[J].高等教育研究,2005(08):33-37.

[3]吴坚.我国大学城校区管理体制探析[J].中国高教研究,2005(08):25-27.

[4]吴坚.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发展趋势[J].高教探索,2005(04):90-91.

[5]吴坚.试论科学发展对课程改革的影响[J].华南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1997(06):125-128.

[6]吴坚.市场经济对高校改革发展的正负面影响[J].港澳经济,1997(11):28-30.(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《高等教育》全文转载ISSN1001-2834CN11-F1001/068 1998年第1期)

[7]吴坚.当代外国教学思想述评[J].学术研究,2000(03):88-92.

[8]吴坚.面向21世纪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思考[J].中国高教研究,2000(07):34-35.

[9]吴坚.系统原理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应用[J].重庆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0(04):92-93.

[10]吴坚.外国教育管理思想述评[J].湖南教育,2000(23):22-23. 

[11]吴坚钟玉洲.论知识经济与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[J].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,2005(03):77-80.

[12]吴坚杨婧钟玉洲.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发展分析[J].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,2010,9(04):56-59.

[13]吴坚.从国外知名大学校长的素质看教育背景在大学校长选拔中的影响[J].高等教育研究,2010,31(07):105-109.

[14]杨九斌吴坚.社会力量在日本国立大学中的角色变革与影响[J].中国高等教育评估,2010,22(04):70-74.

[15]大场涥杨九斌吴坚.法人化与日本国立大学治理:变革、效果与挑战[J].教育学术月刊,2011(04):90-92.

[16]吴坚.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分析[J].华南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2(04):28-31+157.

[17]吴坚.汉语国际教育:一个亟待加强的研究领域[J].华南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4(02):124.

[18]吴坚刘立云.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策略——基于X大学的案例分析[J].云南师范大学学报(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),2014,12(03):32-38.

[19]吴坚.孔子学院本土汉语教师培养:现状、问题与对策[J].华南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4(05):63-66+162.

[20]吴坚.中美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实施机制的比较分析[J].华南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5(02):41-47+189.

[21]吴坚.哈佛大学与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[J].高教探索,2016(02):28-33.

[22]高皇伟吴坚.麻省理工学院通识教育课程模式剖释[J].外国教育研究,2016,43(06):68-80.

[23]高皇伟吴坚.后现代主义视域下比较教育实证研究方法论的审思与转向[J].华南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6(04):86-91+191.

[24]高皇伟吴坚.“一带一路”战略下东南亚汉语人才培养探析——以印度尼西亚亚洲国际友好学院为例[J].比较教育研究,2016,38(12):31-37.

[25]吴坚.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模式及启示[J].华南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6(06):97-102+190.

[26]吴坚彭虹斌.斯坦福大学通识课程特色研究[J].青岛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7,33(02):68-73.

[27]李文莉(NareeratRattanaponwisedkul),吴坚.泰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——基于朱拉隆功大学的分析[J].华南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7(06):95-100+190-191.

[28]吴坚.东南亚汉语教育促进中外人文交流[N].中国社会科学报,2017-12-07(006).


人才培养:

在人才培养方面,参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和国际比较教育学、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的博士研究生、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和指导工作,培养出了一批专门人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