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学研究

您的位置:首页 » 科学研究 » 最新研究成果 » 论文类 » 正文

论文类

2018年

刘奕涛,柯森.培育亚洲素养”:学校教育的路径探析——基于澳大利亚亚洲教育基金会的研究报告,载《比较教育研究》,2018年第7.

卓泽林,李栢和.“一带一路战略与香港高等教育的双向互动模式研究,载《华南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18年第3.

卓泽林.美国高校社会创业教育刍议,载《深圳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》,2018年第3.

卓泽林.论创业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争议及其建设路线,载《兰州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18年第1.

卓泽林,陈晨.重回经典的大学通识教育,载《大学教育科学》,2018年第1.

马早明,俞凌云.澳大利亚校园反欺凌:学校治理的视角,载于《华南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18年第3.

施雨丹,马东影.回归廿年:香港教育改革与发展之路探析,载于《华南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18年第3.

施雨丹.朱勃先生的学术人生及比较教育思想,载于《教育研究》,201805.

吴坚.整体设计汉语国际教育新方案,载于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,201802.

马东影,施雨丹.澳门《品德与公民》教科书设计研究:“自我发展”的视角,载于《全球教育展望》,201803.

俞凌云,马早明.“校园欺凌”:内涵辨识、应用限度与重新界定,载于《教育发展研究》,201812.

卓泽林,陈晨.重回经典的大学通识教育,载《大学教育科学》,2018年第1期.


2017年

杨志红,强海燕.反思学习性评估,载《外国教育研究》,2017年05期.

吴坚,高皇伟.优化汉语国际教育现代化进程,载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,2017年第2版.

吴坚,彭虹斌.斯坦福大学通识课程特色研究,载《青岛科技大学学报》,2017年第33卷第2期总第128期.

李文莉,吴坚.泰国高等教育国际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——基于朱拉隆功大学的分析,载《华南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17年第6期.

吴坚.东南亚汉语教育促进中外人文交流,载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,2017年第6版.

马早明.“一带一路”背景下中国与东盟高等合作的策略选择,载《华南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17年第1期. 

胡雅婷,马早明.香港中小学惩戒教育的理念、模式与经验,载《中小学德育》,2017年第2期.

施雨丹,郭志敏.全球化背景下的公民身份认同与公民教育,载《现代教育论丛》,2017年第3期.

施雨丹.从中日比较的视角看日本比较教育的发展——日本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大塚丰教授专访,载《比较教育研究》,2017年第1期.

卓泽林.The Chicago Handbook of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(book review),Higher Education,2017(8).

卓泽林.美国高校社会创业教育刍议,载《深圳大学学报(人文社科版)》,2018年第1期.

卓泽林.坦桑尼亚开展创业教育的机遇与挑战,载《比较教育研究》,2017年第9期.

卓泽林.阿尔托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主体功能及实现路径研究,载《比较教育研究》,2017年第1期.

卓泽林.超越课堂:美国中小学校外STEM项目的实施和评估,载《中国电化教育》,2017年第11期.

卓泽林.高校全校性创业教育的发展阶段与特征——基于美国八所高校的经验研究,载《现代大学教育》,2017年第6期.

卓泽林.论创业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争议及其建设路线,载《兰州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17年第6期.

卓泽林,杨体荣.当前美国文理学院的办学理念和模式研究,载《复旦教育论坛》,2017年第9期.

卓泽林.世界一流大学的技术转化:理念、政策和组织机制,载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》,2017年第9期.

卓泽林,赵中建.高校全校性创业教育:美国经验与启示,载《教育发展研究》,2017年第17期.  

卓泽林.世界一流大学的技术转化:理念、政策和组织机制,载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》,2017年第9期.

卓泽林,杨体荣.美国《每一个学生成功法》解读与思考,载《基础教育》,2017年第4期.


2016年

李丹凌,强海燕.欧洲新兴课目与语言整合式学习教师能力建构和培养研究,载《高教探索》,2016年09期.

李丹凌,强海燕.欧洲新兴课目与语言整合式学习教师能力建构和培养研究[J].高教探索,2016(9):68-74.

高皇伟,吴坚.“一带一路”战略下东南亚汉语人才培养探析——以印度尼西亚亚洲国际友好学院为例 ,载《比较教育研究》2016年第12期.

吴坚.哈佛大学与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,载《高教探索》,2016年第2期.

高皇伟,吴坚.麻省理工学院通识教育课程模式剖释,载《外国教育研究》,2016年第6期.

高皇伟,吴坚.后现代主义视域下比较教育实证研究方法论的省思与转向,载《华南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16年第4期.

吴坚.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模式及启示,载《华南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16年第6期.

马早明,高皇伟.大学通识教育价值取向的演进与转向,载《教育研究》,2016年第4期.

胡雅婷,马早明.香港惩戒教育:内容、机制与启示,载《中国德育》,2016年第18期.

张素雅,马早明.菲律宾预防校园欺凌政策内容分析--基于《教育部儿童保护政策》的解读,载《比较教育研究》,2016年第11期.

施雨丹.21世纪以来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──访日本广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丸山文裕,载《世界教育信息》,2016年第13期.

施雨丹.使命再定义:日本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国立大学改革,载《高等教育研究》2016年第3期.

卓泽林.大学知识生产范式的转向,载《教育学报》,2016年第2期.

卓泽林.世界一流大学如何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—耶鲁大学的经验,载《复旦教育论坛》,2016年第3期.

卓泽林,杨体荣.剑桥大学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经验与教训,载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》,2016年第4期.

王志强,卓泽林.论大学在创新系统演化过程中的主体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,载《教育研究》,2016年第6期.

卓泽林,曹彦杰.美国高校如何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—基于资源投入的视角,载《学术论坛》,2016年第1期.

卓泽林,王志强.构建全球化知识企业:新加坡国立大学创新创业策略研究及启示,载《比较教育研究》,2016年第1期.

卓泽林,赵中建.高水平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及启示,载《教育发展研究》,2016年第3期.


2015年

柯森.“一带一路”背景下的教育对外交流合作研究浅识,载《比较教育研究》,2015年第6期.

吴坚.中美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实施机制的比较研究,载《华南师范大学学报》,2015年第2期.

王文靖,马早明.教育治理现代化,海峡两岸齐把脉,载 《中国教育报(港澳台教育版)》,2015年第4期.  

王文靖,马早明.台湾地区中小学服务学习概览,载《中小学德育》,2015年第7期.

施雨丹,卢晓中.论卓越教师的素质构成——基于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的访谈分析,载《中国教育学刊》,2015年第9期..

王志强,卓泽林. 大学在美国国家创新系统中主体地位的制度演进——基于创新过程的分析,载《教育研究》,2015年第8期.

卓泽林,赵中建.“概念证明中心”:美国研究型大学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新组织模式,载《复旦教育论坛》,2015年第3期.

卓泽林,王志强. 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私营化:路径、悖论及界限——以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为案例,载《大学教育科学》,2015年第3期.

卓泽林.国际化视野下高等教育创新驱动型人才的培养,载《高校教育管理》,2015年第5期.

卓泽林.美国圣地亚哥创新集群发展的原因探析,载《科学与管理》,2015年第5期.